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公开

营民函〔 2019 〕 65 号 对人大第 P5 号建议的答复

发布时间:2019-05-17

【字号:

分享: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A 类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此件公开发布

营民函〔 2019 〕 65 号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签发人:杜邦安

对人大第 P5 号建议的答复

李云华代表:

您提出的《关于移风易俗弘扬厚养薄葬、文明治丧、绿色祭祀的建议建议》已收悉,现答复如下:

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我市殡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,你提出的《关于移风易俗,弘扬厚养薄葬、文明治丧、绿色祭祀的建议》我局已收悉。在接到《建议》之后,市民政局领导高度重视,局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,推进人大建议的落实,局分管领导带领殡葬管理部门相关同志积极研讨,针对提出的建议,制定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,同时积极开展殡葬管理与整治工作,确保建议得到充分落实。

多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、市人大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推进下,我市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,土葬、散埋滥葬、违规建坟、豪华大墓等殡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根本的遏制。但是由于千年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,造成部分群众在祭祀先人的过程中,仍然采用焚烧祭品,燃放鞭炮、临街大放哀乐的方式,甚至在少数边远地区出现了违规安葬的现象。这些殡葬陋习和违规安葬现象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而且污染环境、浪费资源,同时损害了我市文明城市的形象。

针对上述情况,市民政局在殡葬管理工作中,积极探索新模式、实践新方法,大力推行移风易俗,弘扬厚养薄葬、文明治丧、绿色祭祀的殡葬新风尚。在城市地区,我市在全省率先取缔了主城区内的花圈制作、销售,并关停主城区各医院太平间,实行了尸体在殡仪馆统一存放,统一祭祀守灵。在农村地区,积极查处非法殡葬中介机构、违规出售墓地、非法运送遗体、销售石碑、棺木、搭台唱戏、雇吹鼓手等违规殡葬行为。现在全市城区内公车长龙、室内搭设灵堂、户外搭设灵棚、楼道摆放花篮、系红布条等现象已经得到根本的遏制,所有丧事活动一律在市殡仪馆规范有序、健康文明的进行。农村大操大办、搭台唱戏、遗体土葬、装棺再葬、殡葬噪声扰民等情况得到了有效治理,遗体非法运输、非法殡葬中介机构和封建迷信殡葬行为得到了充分遏制。

特别是 2018 年,我市开展了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两个月的专项整治,进一步治理了殡葬服务市场,规范了群众殡葬行为。为了巩固整治成果,今年我市又开展了违法违规私建 “ 住宅式 ” 墓地专项摸排暨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“ 回头看 ” 工作,并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下发了《违法违规私建 “ 住宅式 ” 墓地等突出问题专项摸排工作方案》、《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“ 回头看 ” 工作方案》和《农村散埋乱葬和滥占耕地修坟建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。同时在原有殡葬工作领导机构的基础上,增加了相关责任单位,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高洪涛任组长, 22 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营口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并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市政府召开了摸排整治行动落实会。

为了深化殡葬改革、宣传移风易俗,弘扬厚养薄葬、文明治丧、绿色祭祀的殡葬新风,在每年 “ 四节 ” 期间和殡葬管理日常工作中,全市殡葬管理部门通过媒体宣传、走进直播间、刊登倡议书、条幅展板、 LED 字幕、互联网新媒体等形式,向社会大力宣传科学、健康、文明、节俭的治丧理念,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祭祀陋习,采用鲜花祭扫、社会公祭、社区共祭,家庭追思、网络祭扫等生态环保、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悼念已故亲人。同时按照我市《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严格监察党员、干部组织、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行为,并积极倡导党员、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家人、群众转变观念、摒弃陋习、文明祭祀。

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,我市还积极出台文明殡葬的奖补政策,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选择文明节俭、生态环保的殡葬形式。 2012 年我市实施骨灰海葬全额补贴政策,对选择骨灰海葬的逝者实行了骨灰海葬全免费,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补贴,骨灰海葬逐步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与肯定。 2015 年和 2019 年,我市又两次提高骨灰海葬补贴标准,海葬服务水平随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,数量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加,目前骨灰海葬已经成为了我市生态安葬的主要形式。从 1997 年首届骨灰海葬举办至今,已有近 1800 份骨灰撒向大海, 5000 余位家属参与了活动。

为了治理违法违规治丧行为,近年来,我市相继颁布了《营口市殡葬管理办法》、《关于规范殡葬车辆行驶路线的通告》、《关于在丧事活动中禁止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通告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殡葬管理的通告》、《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》、历次《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,从政策上规范全市殡葬行为,保证了移风易俗的推进工作有章可循。目前我局已经拟定了《关于禁止抛撒纸钱和制造、销售、焚烧冥纸冥币的通告》,正在报请市政府审阅,待通过后将以市政府通告的形式下发。为了推行树葬、海葬、花坛葬、草坪葬、格位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,近期我市还出台了《关于施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的通知》(营民发〔 2018 〕 118 号)和《关于提高惠民殡葬服务费用标准的通知》(营民发〔 2018 〕 117 号),这将进一步推进我市节地生态安葬工作的开展。

殡葬管理这一综合性系统工程,需要各级政府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,紧密配合、齐抓共管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,希望人大能够从立法层面保证殡葬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。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,助力经济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,为净化社会环境,推进 “ 营口有礼 ” 工作做出贡献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营口市民政局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2019 年 5 月 17 日

联系人:郭东刚  (电话:) 13304074566

抄送:市人大人事委、市政府督查室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